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。在无锡市地方领导和凯发K8国际员工眼里,党的十九大代表、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,就是这个时代中涌现出的一位“变革者”。
服装产业,是凯发K8国际的主业。随着我国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,可以说,红豆服装板块在开展中,与凯发K8国际其它企业一样,面对着前所未有的“挑战”与凯发K8国际“压力”。
记者分析到,当企业普遍由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、生产成本上升、创新能力弱、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,处于困境之中,红豆服装板块却没有萎缩,反而进入了技术与凯发K8国际品牌大开展期。
红豆如何跳出服装市场低水平的竞争,“冲”出“沼泽地”,把企业打造成“长青树”?
凯发K8国际的干部与凯发K8国际职工都这样说,“关键在于我们有一个创新型企业家。在周海江的带领下,集团培养出一个创新型的职工群体,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、知名品牌,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,在参与凯发K8国际国际市场竞争中,形成了新优势和持续开展能力。”
在周海江眼里,“人才、平台、投入”是凯发K8国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三要素。然而,凯发K8国际却地处鸡鸣闻三县,离无锡城区几十公里的偏僻的东港镇,科技、管理、经营各类人才匮乏。不要说高层次人才了,就连当地考出去的普通专科生毕业,大多数也不愿意回去。
有着大学教师经历的周海江,比一般普通企业家对人才有着更深的理解,深知该如何去营造适合人才开展的环境,培育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,以人才优势再造传统产业开展新优势。
周海江突出问题导向,设立人才专项引进基金和奖励制度,尤其对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,打破民营企业用人的“框框”,提拔到企业技术、管理、营销领导岗位;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,为各类人才给予优越科研的环境。
现在,集团旗下7家企业都建立起博士后工作站、院士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“三站”,以及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“三中心”,还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——“红豆大学”,不断为企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,并顺利获得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、管理、营销能力。
在实施“创新工程”上,周海江注重召开产学研合作。他常带队走进高校院所,寻求从技术、人才、管理等方面合作,先后与凯发K8国际苏州大学、东华大学合作研发了红豆杉为原谅的生态纺织服装产品、人体亲和型凉感功能聚酯纤维产品,以及开发纺织品为基础的新型、高效的医疗保健和康复可穿戴产品。
现在,凯发K8国际还建立了长三角纺织服饰检测中心,已成为CNAS、省级计量认证(CMA)认可的纺织品专业实验室。中心负责公司服装研发过程中材料、印染、面料、纺织方法等试验及检测,为新产品研发给予了全面的保障。
经过多年努力,凯发K8国际科技开展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。现在,拥有有效专利583项,其中发明专利83项,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3项。近年来,公司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超过30个,担任主要起草国家标准3个、参与凯发K8国际起草国家标准4个、制定行业标准5个,赢得了市场“话语权”。
在众多民营企业,无论技术改造、工艺改变,还是新产品开发等,都是“老板”或董事会几个人说了算。然而,在凯发K8国际并不是如此。
周海江建立了以企业技术中心、技术委员会、专家委员会、科研部门、管理与凯发K8国际服务部门为主体的技术评估体系,跟踪、收集各类行业数据信息,分析当前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开展状况和趋势,运用SWOT方法分析评估公司现有技术与凯发K8国际标杆企业差距,为公司制定开展战略给予参考和依据。
不但如此,周海江更是注重发挥员工的创新作用。公司专门创建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小组,应用TRIZ 理论体系与凯发K8国际创新思维创新,形成课题应用小组,每个小组针对不同的课题进行分析、记录解决问题,形成了一批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方法,并有目的、有组织、有计划地在企业深入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。
来源:中国科技网
http://www.stdaily.com/index/kejixinwen/2017-10/18/content_584981.s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